编码激光工作原理
编码激光工作原理对激光进行编码即用激光信号表示出一组二进制数串,在激光测距系统中,二进制编码“l”、“0”相应的激光信号为有激光脉冲和无激光脉冲。例如二进制编码数串为1,l,0,0,1,0即在激光发射端当遇到“1”时就发射—个激光脉冲信号,当遇到“0”时,就不发射激光脉冲信号。这样一组激光串就能代表一组二进制编码信号。如图3-2所示:
图3-2 脉冲编码信号序列示意图
在激光接收端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探测,当检测到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时,则为“1”,当检测不到激光脉冲信号时则为“0”把接收到的激光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串,与发射的二进制数串进行比较,相同则可以进行距离计算,不同则视为干扰信号。这样可以很有效的避免自然或者人为的干扰,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性能。
激光测距系统时序分析
由于光速是 米/秒,理论上说在激光测距系统中激光脉冲信号的发射频率越高越好,但由于实际硬件以及电源能量等方面的因素的制约,激光脉冲的发射频率不可能太高,一般定为10000赫兹,在相临两个激光脉冲的时问间隔内,激光经过的距离为30000米,因此在发射第二个激光信号之前,第一个激光信号已经被激光接收端接收到了,这样就减小了很多在激光编码中的麻烦。即在激光接收端只判断接收到的激光信号编码是否为刚发射的激光编码即可。
在测量过程中,应当对于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在静态测量时,对测量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采用编码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在误差处理方面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另一方面如果在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进行编码,直接以单个脉冲的方式来进行测距,比如对高速飞行的导弹或者炮弹进行定距起爆,如果采用编码方式,在计算出离目标物的距离后可能弹体已经飞出很远的距离甚至已经碰到目标物,这样就失去了定距起爆的目的,因此只能以牺牲测距系统的性能来达到实时的效果。所以,需要对激光测距系统定义多种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
编码激光工作原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