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再次成为业界讨论焦点
日前,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民进中央建议将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归并成为一级学科的提案引起了重大关注,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再次成为业界讨论焦点。人才需求旺盛,节后招聘火热
日前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了2019年春节后人才市场供需行情。据其统计,2月15日~2月28日期间,在前程无忧上日均社招岗位已近600万个(非毕业生招聘),在其60个大行业分类中,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居节后新增职位发布量前五。
数据显示,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新增7.1万个,保持了旺盛的人才需求,在开发和应用的两端,从研发到生产,在人才质量和数量上都有着较大的增量缺口,两周内招聘职位的发布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
除了在招聘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不少企业在线下也忙活着举办招聘会。3月3日,国内集成电路重点城市无锡举办了今年首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针对性地邀约了中科芯、SK海力士系统集成电路等重点企业参会。
在招聘会上,SK海力士系统集成电路的招聘专员向媒体透露,公司新成立不久,主要生产8英寸晶圆,厂房等基建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人才储备是第一要紧事,目前缺口技术工程师、行政、一线操作工等各岗位人员近500人。
中科芯的招聘专员亦透露,该公司集成电路项目发展迎来“爆发期”,新增项目200多个,公司高层次人才缺口达60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技术工程师缺500人。该人员表示,今年起公司重点招博士,需要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博士100人。
据悉,中科芯还会参与到高校招生的环节中去,让学生入学时就能到公司实习,理论和业务两手抓,第一批培养的人才即将于2020年毕业。
推动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
如中科芯提前到高校“预定”人才的举措,侧面反映了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的严重匮乏,同时亦体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严重短缺。2018年8月,CCID与CSIP联合发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白皮书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约为40万人,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存在着30万人才缺口。
正所谓人才强则产业强,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离不开人才,除了引进海外人才外,本土培养方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业界呼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学科升级,这一议题日前出现在火热召开的两会中。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召开,民进中央向本次会议提交党派提案46件,其中包括《关于以产教融合加快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提案》阐述了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性,指出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并认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且人才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自主、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
基于目前产业人才现状,《提案》提出建议,大力推进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高校、职业学院以及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加快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高、中、低等各层面人才培养。
《提案》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包括重点推进产教融合,支持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面向产业急需,成立“硬件学院”,培养半导体集成电路中高级专业人才;快速推进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网络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规模培养产业所需的研发、生产、测试、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推动微电子等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归并成为一级学科;与企业合作加强半导体集成电路科学普及与应用推广。
事实上,去年中科院院士王阳元亦曾呼吁将微电子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他认为要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必须对现有的人才评估体系、学科分布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与产业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升级为一级学科才能更好地配置资源。
人才培养已成为集成电路企业、高校、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早日实现供需平衡。集成电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