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FPGA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目前,我国FPGA产业链在设计、制造、封测环节均有所布局,在中低端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但是,我国FPGA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器件,在“新基建”多个领域所需的高端产品供应方面,仍与国际龙头存在差距,需要在性能指标和量产能力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王海力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我国FPGA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特别在高端FPGA核心架构层面,芯片设计与量产能力、软件EDA工具、应用开发等,与国外厂商有较大的差距。但从近几年产业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国FPGA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即使在同规格的FPGA产品指标对比上,国内FPGA公司的一些产品还做到了领先。
“我国FPGA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生产与供应有一定的基础和保障,其产品也比较容易进行适配。但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及汽车电子对FPGA的技术要求更为高端严苛,国产FPGA在供应能力上仍有差距。随着国内FPGA厂商近几年对中高端FPGA产品的持续研发,这种局面在未来两三年会得到一定改善。应该利用好新基建给不同应用领域带来的发展契机,以及在技术上提出的新需求,夯实FPGA在新基建不同行业的植入基础。”王海力说。
面对新基建的市场增量和技术要求,我国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能力提升与市场拓展?
吕喆表示,对于国内FPGA产业链而言,首要的问题仍是高端器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服务于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要进一步提升国内FPGA产业链水平,一方面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更紧密的合作,加强上游供应链中流片厂、测试和封装企业对FPGA设计公司的重点支持,与FPGA企业共同完成系统验证、量产催熟和产品方案迭代,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要打通和搭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通道和平台,建立创新中心,加速产学研良性循环,为FPGA未来技术体系创新提供理论和学术支撑;同时,要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并留住高层次FPGA人才,建立产业联盟,营造和培养FPGA的硬件、软件和IP生态。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李秧向记者指出,FPGA技术门槛很高,国内FPGA厂商要加大研发、人才投入,完善产品线,满足中低端FPGA的市场需要,又要致力于高性能、高品质的FPGA的研发,补齐从EDA到高端制造、高端封测的产业链条,形成品牌效应及稳定的客户关系,真正提升品牌竞争力。国内FPGA厂商要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从而降低成本,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国内FPGA企业应该继续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发,包括核心架构设计、EDA软件工具的开发,完善面向应用实现的知识产权库IP,逐步从低端FPGA产品向高端FPGA产品过渡。
我国FPGA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我国FPGA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