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ytms 发表于 2016-9-8 09:43:36

从多图对比看Vivado与ISE开发流程的差异

从多图对比看Vivado与ISE开发流程的差异



为了体现Vivado与ISE的开发流程以及性能差异,本文使用了相同的源码、器件,IP核分别用自己软件下的最新版本例化,时钟及管脚约束完全相同。

开发流程:
        建立工程 -> 加入代码 -> 添加IP核 -> 初步综合 -> 添加约束 -> 综合实现


附件(来自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vivado&lm=0&od=0&fr=top_home)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09:45:14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6-9-8 10:11 编辑

1、建立工程——点评:
Vivado界面清爽,流程清晰,完败Q2。再也不会因ISE的低集成度,再在各组件中调来调去了。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10:19:47

2、加入代码——点评:
Add Source无明显区别。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10:27:27

3、添加IP核——点评:
由于core gen没有被ISE集成,即便是从ISE中打开core gen,也需要重新建立core gen工程,甚至需要选择与工程一样的元器件,并且生成IP核之后还需要手动添加到ISE工程内。(为了公平测试综合性能,本例在ISE中直接添加IP核网表文件;Vivado的dcp文件中包括综合网表)

芙蓉王 发表于 2016-9-8 10:30:25

            感谢分享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10:36:18

4、初步综合——点评:
在添加约束前,最好先综合,以便明确综合后网表中的clk的名字。Vivado实时检查代码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而ISE需要综合的时候才能发现。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10:45:05

5、添加约束——点评:
由于ISE添加MMCM时没有加入自动生成的约束,需要重新添加时钟约束。而Vivado自动将IP核添加到工程内,是包含时钟约束的。为了更好的ISE和Vivado的综合性能,管脚位置与电平约束完全一致。
PS:若时钟和管脚约束直接敲命令,两者除了语法,没有明显区别。

lcytms 发表于 2016-9-8 10:56:41

6、综合实现——点评:
Vivado默认策略情况下从综合到生成bit共计23分50秒。而ISE第一遍默认策略情况下,25分钟实现结束,时序约束未过。修改实现策略为Timing Performance,又过了二十五分钟,时序还没有过……最后不得已上大招,SmartXplorer同时跑四个!!!!瞬间CPU占用率,内存利用率爆表- -/// 22分钟后,终于有一个时序通过的结果出现。对比效率,Vivado:ISE =3:1。

Blondie 发表于 2016-9-9 15:58:05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多图对比看Vivado与ISE开发流程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