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师寄语201707师资班(20170717)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8-9-27 16:20 编辑夏老师寄语201707师资班(20170717)
清晨,为了避开上班的高峰和夏日的喧嚣与炎热,早起的夏宇闻老师从绿树成荫的北航家属区,和早早赶来的雷老师一起启程,前往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至芯科技教学基地。
在安静的教室里,夏老师和师资班的老师们亲切见面,合影留念。
叮嘱授课的李凡老师保重身体,不要太累。
紧接着夏老师前往旁边教室,和FPGA就业培训班的新老同学们亲切交谈。
特此记录,以便随时领略大师风采。
精彩片段:
我是48岁开始学Verilog,真正地把计算机全部弄清楚,还真是学了Verilog以后。
自己把小CPU设计出来,才彻底地弄明白。
原来也明白一点,汇编啊,计算机体系结构,我都明白。
触发器啊,组合逻辑什么的。
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波形之间的关系,数据的流动,只是我自己把小CPU做完以后才明白。
所有的CPU,包括科学院高速并行的处理器,我一看,都没什么东西,都差不多。
所以真正的学习,是融化在血液里的,是通过热爱的,通过练习,通过失败。
好不好啊?
这是我跟大家交流的。
不要怕失败,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你应该有点压力,但是这个压力不会把你压垮。
而是不断地鼓励你前进。
如果一点压力没有,你该混日子了。
00
。。。我记得是造句,然后是写话、写作文,最后写小说。
我们这也是。
先写一个组合逻辑,写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变化,看看输出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个组合逻辑。
再写一个寄存器,有时钟,有使能信号。看看使能信号变化,数据变化,寄存器的输出有什么变化?
一个寄存器,两个寄存器,三个寄存器,看看是怎么回事?
01
下到板子上看看,最后呢把组合逻辑结合起来。
总之,跟造房子、造小区一样,刚开始修路、铺电线,下水道,然后一点一点把它造出来。
先造一间房子,再造两间房子,先造一层楼,然后造两层楼。
明白吧?
然后造小区,再到城市的规划。
假如说你们过几年以后,做小区的建设,住宅系统的完整的设计,那就是大工程师了。
02
我有好多学生,雷总知道,像。。。,现在中国有很多大的系统啊,芯片,都是这些人设计的。
这些人跟诸位一样,有好的学生时代,20多岁,都很进取。
经过10年,现在都非常好了。
一般这些人财务都非常好,不愁钱花。
前几年,雷总最早让我教的Z同学,昨天还请我吃饭呢。
03
2010年,他是在深圳一个小工厂打工,挣了一点钱,不知道怎么找到了雷总。
雷总会说啊。(大笑)。
就招了5个小孩,他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看他也挺可怜的,从农村来的小孩。
身体也不太好。
但是心很安静,能安静下来。
我那时候,不是像你们,老师老看着你们。
我是今天来了,说两句话,布置好作业,就走了,第二天再问问怎么回事。
我那时候,在挣钱呢。
给雷总不挣钱,5个人挣什么钱。
04
结果Z同学现在你们知道怎么了吗?
大概换了两个单位,现在工资是2W3,业余兼职4000块钱。
有时候还有一些小活。一个月3W块钱吧。
雷总有时候让他来上课。
昨天我们三个人在家里一起吃饭。
05
跟大家说呢,就是这个行业是比较好的。
他没有后台,也没有家庭背景,他也不是靠我。
单位给他从1W7涨到2W,又涨到2W3。
06
为什么单位对他那么和气?
因为他卡着脖子。
一个很小的东西,两个硕士生解决不了,北京理工大学的。
他就在我们这上完课,我好多知识都写在书上了。
07
他就把它解决了。
我们在这上课,每一个小地方都要听。
有时候,老师一说,你可能不在乎。
比如说,为什么要用时钟?
为什么所有的信号都要在时钟沿上?
我的书上反复说,为什么需要使能?
使能的信号又需要什么同步?
外面的信号为什么不需要同步化?
这些东西都是反复说的。
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很随意地设计,做的系统不稳定。
我们做的系统绝对是稳定的。
08
有个学生打电话问我,半年了才做出来。
我说书上都写着的,异步时钟同步的问题,外面来的窄脉冲怎么提取?
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书上第几页你自己看。
结果和他说了一下,结果好了。
李老师上课讲过的,你们都要好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