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YZ 发表于 2017-7-18 18:21:30

 系统级验证

 系统级验证

 系统级验证主要确认芯片体系结构满足所赋予的功能/性能要求。系统级设计阶段将用户需求转换成功能/性能要求,并实现行为/功能设计,然后映射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上(设计输入、硬IP核、软IP核、软/硬件划分、性能分析、总体优化、性价比评估等反复叠代),最后进行系统级验证。

  在系统级验证中,往往要构建虚拟目标系统,如中科SoC芯片在实施验证时,将其所有对外接口挂接许多虚拟IP核,同时编制了BIOS、RTOS及应用测试程序(包括驱动程序)。首先做功能验证,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其次做软硬件性能验证; 第三做系统级基准测试(自顶向下验证策略),抽取特定功能,编制测试向量/程序,定义对错条件,覆盖所有功能,形成基准测试程序(反复迭代),用于模拟仿真。

  在复杂SoC设计开发中,模拟仿真占整个验证工程师团队工作量的40%~70%,由于成本和市场压力,寻找灵巧的仿真技术十分迫切。

  功能仿真: 主要关注模块-模块(IP核-IP核)间互连验证、系统总线协调性验证和标准规范兼容性验证等,由于复杂度高,可通过事件驱动和加速技术,如硬件加速器、模拟发生器和快速建模试验等来加速和简化仿真工作。

图1 SoC的软硬件接口

  基准测试包: 首先搭建SoC整体架构,然后将每一模块(IP核)经基准测试包挂接到系统总线上。这些基准测试包有利于识别缺陷,但它们不是设计工作的一部分,而是为了验证而引入的。基准测试包测试向量来自于IP核供应商、直接随机产生、手工编制,或由系统级测试捕获。

  事件驱动仿真: 使用比较普遍,像NC_Verilog、VCS等均支持,但受芯片规模和性能限制。首先设计代码被仿真工具所接受,其次编制基准测试向量(波形或RTL),第三运行仿真,第四通过单步调试,错误定位、改正后可再次仿真。

小舍YZ 发表于 2017-7-18 18:21:56

图2 SoC的软件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系统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