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10:24

7nm工艺节点是终点?这家公司已在研究2nm、3nm

7nm工艺节点是终点?这家公司已在研究2nm、3nm

消息来源:http://www.newskj.org/kjxx/2017062794313.html


【每日科技网】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意思是说: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不可否认,随着继续向下推进新的制程节点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摩尔定律正在逐渐走向极限。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摩尔定律依然在延续的今天,中国在制造工艺上与世界先进工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缩小这其间的差距依然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另外,在后摩尔时代,如何继续推进摩尔定律也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多元化应用需要多元化半导体技术 中国必须开发先进工艺节点
IMEC中国区总裁丁辉文认为,讲摩尔定律,其实首先是应用推动了芯片的成长,而在应用当中,主要是IoT、移动通讯、云端服务这三大应用市场。
同时这三大应用对半导体器件有不同的要求:
        一是IoT应用,功耗在1mW到100mW;
        二是移动通讯部分,功耗是100mW到10W量级上的需求;
        三是云端服务,追求的是速度、速率、性能,在功耗上的需求可能在100W量级。
“这就变成三大应用推动了整个半导体的研发以及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丁辉文说。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13:59

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即“中国是不是可以不用做先进的工艺,既然追不上进的技术,是否只要做28nm就够了”?
对此,丁辉文表示,IoT应用的功耗在毫瓦量级,根据功耗、性能,晶圆片上的节点大概做到28nm就可以了,可以不一定遵循到摩尔定律5nm、3nm。
但从移动通讯市场来看,目前华为、中兴等的公司已经把手机芯片做到16nm,并且量产,现在正在做7nm的量产。
这说明,如果做手机芯片一定还要沿着16nm往前走。
对于云端服务类市场,也一定要沿着摩尔定律继续往前走。
“因此,是否要做先进的工艺,就必须搞清楚对这三大应用市场需要自主掌控的程度。”
丁辉文说,如果只做IoT,那么做到28nm就可以了,但要在手机、服务器市场自主掌握,那设计工艺也要匹配到相应的工艺节点,这是核心的部分。

  摩尔定律能持续发展到2025年,7nm之后如何延续摩尔定律?

  目前,遵循摩尔定律,晶体管尺寸还在继续缩小,不管是Logic,还是NAND,抑或DRAM,只不过到2016年,2DNDAN开始往3DNAND的方向走。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18:11

“IMEC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做一个逻辑工艺的研发平台,现在已经可以做到65nm、45nm、28nm、20nm、14nm、10nm。”
丁辉文直言,在T-1阶段,离现在两年的时间,IMEC做的是5nm、7nm的研究,7nm几乎完成。
再往前两年,IMEC还在做2nm、3nm的研究,以致于的研究导入的技术还在探讨2nm。
“换句话说,我们的整个研发平台是从小于2nm做到5nm、7nm。”

据介绍,IMEC还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包括Intel、三星、TSMC、海思、高通、ARM等公司。
“我们几乎吸引了全部设备公司和材料公司,以及全球大概600家系统级厂商一起研究未来的器件,推动整个科技产业发展。”丁辉文说。

丁辉文称,实际上,每当摩尔定律走到一个难走的状态,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
比如,2013年、2014年如果沿着28nm再往前周,平面的工艺几乎走到尽头,摩尔定律可能就偏离摩尔定律了,这时就是出现了三维的FinFET。
到2020年,当往前走到7nm,你会发现这个路也走不通,这时可能会有其它的方法,如SiGa channel、LNW出现。
这使得半导体器件能继续沿着摩尔定律往前走。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19:25

另外,目前MRAM和RRAM、PCM这些新的Memory已经到了非常靠近产品化和产业化的状态,加上新的架构,也能使摩尔定律继续往前延伸。
在计算部分,业界也还在不断寻找是否有新的产品和技术,新的结构、新的材料能够让半导体器件继续往前延伸。
另外,IMEC也在研究神经形态计算、quantum computing,未来晶体管有可能走不下去,用这个方法去替代,形成整个产业界对摩尔定律的追求。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21:50

丁辉文称,总的来讲,摩尔定律一直在向前延伸,当摩尔定律偏离方向,通过新的产品和技术、新的架构,新的材料,可以再回到摩尔定律上,这在10nm、7nm工艺节点都可能发生。
再往前走到5nm工艺节点,EUV会把5nm以下的器件的成本降低,如果不行,又会通过新的方案,比如新的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等新的方案回到摩尔定律。
在他看来,摩尔定律将会持续到2025年以后。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22:51

在制造工艺上,中国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技术?
  
目前在制造工艺上,中国与世界先进工艺节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中国该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思路?
对此,丁辉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24:28

一是逻辑代工对标TSMC——集中火力,(紧追摩尔+客户培养)*VIRTUAL IDM。
即由代工厂负责,集中央到地方资金支持。
技术来源则可参加IMEC会员,与全球所有公司享有同等权利,IP、数据、团队参与研发,目前IMEC研发5nm。
这样几年后,有机会缩短甚至赶超。

在商业模式上,一方面是市场化,以市场和股东利益为主导,采用pure play foundry模式,这种模式广泛被国际接受。
由于客户和研发的技术、时间点和经济指标匹配难,追赶速度可能慢。
另一方面是国家战略,以拥有和赶超先进技术为主导,采用Virtual IDM模式。
这种模式投资较大,效率较低,但是由于客户和研发的技术、时间点和经济指标匹配较容易,追赶速度可能快。
在盈利方面,则可通过投资被扶持的设计公司的成功而获利,如UMC-联发科模式。

芙蓉王 发表于 2017-7-20 09:26:18

          FPGA的时代应该说才刚刚开始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27:01

对于设计公司来说,则可以从傍大款模式和山寨模式转向VIRTUAL IDM模式。
丁辉文解释称,大款意即或单一市场订单就能支撑某个供应商的生存,如华为支撑海思,另外一种就是巨型终端公司,如华为、OPPO、VIVO等,还有一种是代工厂,如SMIC、华虹。
在丁辉文看来,设计公司一方面可以拼创新,包括与终端公司合作,定义和开发未来N年使得终端产品有市场优势(绝活)的核心技术,以及与Foundry合作形成特殊工艺(通常同时带来成本优势),这将会产生巨大竞争优势,同时也需要长期积累。
另一方面可以拼成本,这只是入门战略,市场变化往往很快,或红海一片,因此,能否持续研发,并建立稳定制造等产业链关系是关键。

二是研发中心对标IMEC,借力IMEC。
比如,利用IMEC,在中国成立IMEC研究中心,在IMEC的研发基础上做加法,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发。

“半导体工艺尺寸的缩小和摩尔定律能持续发展到2025年以后,中国半导体有成功的历史机遇,巧用国际和国内资源,中国有机会在各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丁辉文如是说。

lcytms 发表于 2017-7-20 09:31:29

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全称为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电子研究中心。

IMEC成立于1984年,目前是欧洲领先的独立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微电子,纳米技术,辅助设计方法,以及信息通讯系统技术(ICT).
IMEC 致力于
        集成信息通讯系统设计;
        硅加工工艺;
        硅制程技术和元件整合;
        纳米技术,微系统,元件及封装;
        太阳能电池;
        以及微电子领域的高级培训。
IMEC总部设在比利时鲁汶(Leuven, Belgium),雇员超过一千七百名,包括超过三百五十名常驻研究员及客座研究员。
IMEC有一条0.13微米8寸试生产线并已通过ISO9001认证。
IMEC年收入超过一亿两千万欧元,均来自于其他合作者的授权协议及合约,包括佛兰芒(Flemish)政府及公司,欧共体,MEDEA+,欧洲航天局,设备原材料厂商,以及世界各地的半导体和系统厂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7nm工艺节点是终点?这家公司已在研究2nm、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