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YZ 发表于 2017-7-25 14:50:36

获得的真正"现场可编程"的功能

获得的真正"现场可编程"的功能

当然,与Configuration EPROM方式相比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的地方:

1.需要CPU提供5根I/O线--一般来说,这并不困难。
对于MPC860一类的CPU来说,区区5根I/O线是不成问题的。
即使是某些设计中实在没有多余的I/O供配置使用,也可通过板上的PLD扩展。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增加成本,但获得的真正"现场可编程"的功能是非常宝贵的。

2. CPU的Boot应不依赖于FPGA--这在单板设计时需要特别考虑的。由于CPU对FPGA进行配置所需的资源很少,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

设计

本设计严格按照FPGA的PS配置流程进行,并在配置过程中始终监测工作状态,在完善的软件配合下,可纠正如上电次序导致配置不正常等错误。
因此,采用此方法对FPGA进行配置,性能将优于Configuration EPROM方式。
本设计是利用板上现有CPU子系统中空闲的ROM空间存放FPGA的配置数据,并由CPU模拟专用EPROM对FPGA进行配置,以降低硬件成本并实现FPGA的在线升级。
本设计已在MPC860和EP1K30环境下完成验证,适用于有5个多余I/O的CPU对Altera FPGA的配置

星宇 发表于 2017-7-26 09:21:32

现场可编程

晓灰灰 发表于 2017-7-26 09:52:29

获得的真正"现场可编程"的功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获得的真正"现场可编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