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之二
开发平台, 嵌入式, Linux
当硬件连接好之后,接下去该做的就是要在宿主机和目标板之间建立起连接。这需要在宿主机上运行一个终端仿真程序。Linux下终端仿真程序非Minicom莫属。Minicom是一个界面友好,并且容易使用的串口通信程序,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对串行端口进行监视或控制,是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稍微了解串行通信的人都知道,进行串行通信时比较麻烦的是通信参数的设置。好在Minicom提供了非常友好的配置界面,通过执行下面的命令将进入Minicom的配置界面,如图3所示。
# minicom -s
图3 Minicom配置界面
从选单中选择Serial port setup项,进入串行端口配置界面。然后用户根据所用开发板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串行设备文件、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参数。在图4中选择的参数代表使用串口1(/dev/ttyS0)、波特率为19200bps、数据8位、无奇偶校验位、停止1位、无硬件流控制和无软件流控制。
在设置好串行通信的参数之后,重新返回到Minicom的主配置界面;然后选择Save setup as dfl项保存当前配置值;再选择Exit from Minicom项退出Minicom。
图4 串行端口参数设置
如果一切正常,下面就可以通过Minicom来与开发板建立起正常的通信了。首先执行如下命令再次进入Minicom:
# minicom
然后接通开发板上的电源,或者按下开发板上的复位键,就可以在Minicom中监视到开发板上嵌入式Linux系统的当 前运行状态。可以将Minicom想象成是开发板上嵌入式Linux系统的一个虚拟终端,也就是说在Minicom中输入的所有命令都将交由开发板上的嵌入式Linux系统来进行处理。
小结
构建嵌入式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它到底要做些什么。用途决定了嵌入式系统的整个行为模式和体系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它所应该采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为嵌入式系统挑选目标平台必须审慎,因为这牵涉到有没有好的开发环境和技术支持,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挑选合适的处理器、合适的开发板和合适的开发环境。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请始终牢记一点,用户需求永远是嵌入式系统的“第一推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