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7|回复: 2

以太网帧间隙IFG

[复制链接]
fpga_feixiang 发表于 2020-10-26 15: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什么是IFG?(What)



IFG(Interframe Gap),帧间距,以太网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断;以太网发送方式是一个帧一个帧发送的,帧与帧之间需要间隙,即帧间距IFG也可称其为IPG (Interpacket Gap)。IFG指的是一段时间,不是距离,单位通常用微秒(μs)或纳秒(ns)。如下图所示:



图 1 帧间距



2.为什么需要IFG?(Why)



网络设备和组件在接收一个帧之后,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来恢复并为接收下一帧做准备。



3.IFG的大小为多少?(Importance)

IFG的最小值是96 bittime,即在媒介中发送96位原始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媒介中IFG的最小值是不一样的:
不管 10M/100M/1000M的以太网,两帧之间最少要有96bit;IFGmin=96bit/speed  (s)
则: 10Mmin:        9600 ns
       100Mmin:       960 ns

       1000Mmin:       96 ns



4.如何使用IFG?(How)

举个具体例子说明,IFG在以太网的流控机制中解决速度匹配问题;

这里涉及到以太网的流控机制,如下图:



图 2以太网传输示例

1)    设备1以其自身的工作时钟(OSC1) 向设备2发送到待发数据;
2)    数据包进入设备2:
      a)    经过时钟数据恢复器(CDR)的处理,从数据中提取时钟,并基于提取的时钟(CLK2),将数据包存入接收缓存,此时,CLK2和OSC1是同步的;
      b)    数据从接收缓存,经过上层协议的处理,存入发送缓存;
3)    发送缓存以设备2的工作时钟(OSC2)发送数据,由于以太网是异步工作的,故OSC1和OSC2作为不同设备的本地时钟,并不能做到完全同频(以太网设备的工作时钟允许有正负50ppm的频差),上图假设OSC1大于OSC2,那么设备2的接收的速度将大于发送的速度,如果接收缓冲满了,将造成丢包;

如何解决上述丢包问题?

在设备2的发送侧通过减小IFG(帧间距)来加快其发送有效数据包的速度,从而使得发送速度能跟上接收速度。



5.IFG在我们实际工作的应用?
这里主要提到Smartbit 6000C 在产测中的使用。
使用原理:
IFG增大,设备的有效速度减小,可以解决因速度过快丢包的问题;
IFG减小(但必须大于96 bittime),设备的有效速度增大,可以解决因速度过慢导致测试超时的问题。

补充:
      以太网的发送方式是按照一个帧一个帧来发送的,帧与帧之间需要间隙,叫做帧间隙(InterFrameGap,IFG)。IFG的长度是96bit(12 Byte),也称为以太网最小帧间隙。此外还可能有Idle时间。

     互联网帧间隙共20字节,其中包括:
     以太网最小帧间隙  12Byte(IEEE802.3)
     数据链路层帧        7 Byte前导字符(用于时钟同步)
     帧开始标识            1Byte(标识帧的开始)
zxopenhl 发表于 2020-10-30 1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太网帧间隙IF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pga论坛|fpga设计论坛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5-4-20 03:36 , Processed in 0.0600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