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2|回复: 0

CPLD 9500系列芯片介绍

[复制链接]
dzyjc7 发表于 2012-5-3 18: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方案中所用的芯片是Xilinx公司的CPLD 9500系列芯片,其类型为XC95108-7 PC84。这种芯片共有84个外部引脚,其中5个引脚接地,6个引脚接电源,4个引脚用于JTAG,剩下的引脚为I/O引脚。根据EISA总线的信号特征和信源的要求。

DATA_IN 15~0 输入的数据信号

ADDRESS 15~0 输入的地址信号

RESET 复位信号

AEN 地址允许信号

CLK 输入时钟信号

IOW I/O写信号

输出信号:

IO_CS 16位I/O片选信号

DATA_OUT 7~0 输出的数据信号

DEN 输出数据使能信号

DCLK 输出数据时钟信号

3 系统整体设计

系统启动后,主机向I/O口发出地址信号。AEN为低电平时,系统进行地址译码。译码成功后,产生一使能信号ENABLE打开数据暂存单元。数据到来后,数据暂存单元将总线上的16位并行数据锁存在暂存器中,同时产生一允许信号PERMIT,允许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接下来系统根据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选择输出,完成格式的转换,并产生相应的输出数据使能信号DEN和输出数据时钟信号DCLK。整个过程结束后,将各信号复位,开始新的转换周期。因此,整个系统应包括五个逻辑部分:地址译码、数据暂存、状态控制、复位控制、转换输出。
4 VHDL语言描述
4.1 各单元模块的描述地址译码单元
计算机与I/O设备间的正确通信是通过对I/O空间的寻址操作来完成的。每个I/O端口都分配了一个地址。在该方案中,将端口的地址设定为0280H,采用完全译码的方式。同时为了避免DMA操作控制总线,设计时让aen亦参与译码,并由时钟信号进行触发控制。译码成功后,产生一使能信号enable(高电平有效),同时将io_cs信号拉低。

数据暂存单元

enable信号无效时,数据暂存单元为高阻状态。该信号和写信号iow(低电平有效)都变为有效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时钟的下降沿(确保采样时数据有效),将总线上的数据读入数据暂存单元,并产生一允许信号permit,允许系统进行格式转换。

状态控制单元

这是系统的控制部分。系统状态的控制是由系统的控制信号simbol、sign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实现的。系统每完成一次8位数据的输出,在同一时钟的下降沿,状态发生改变,产生另外一控制信号varb(低电平有效)。复位后,系统又回到初始状态。状态变化过程如下:


转换输出单元

转换输出单元是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三个部分: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使能信号DEN的输出、数据时钟信号DCLK的输出。数据的转换输出是由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决定的。permit信号有效后,在时钟的上升沿,转换输出单元检测系统状态:状态为first时,输出高8位;状态为second时,输出低8位;状态为third时,系统复位,从而完成一次转换,开始下一转换周期。在转换过程中,系统同时完成对信号simbol、sign(低电平有效)的控制。

输出数据使能信号DEN是根据MPEG-2标准码流格式产生的,用于数据信号的同步。在MPEG-2标准中,码流是以包的形式传送的。每一个数据包都有一个统一的包标识符PID,它的十六进制形式为47H。从包中的第一个字节(47H)开始,DEN变为有效(高电平),并保持到第188字节。在接下来的16个字节时间里,DEN保持低电平。

输出数据时钟信号DCLK用作解复用单元的采样时钟,它是由控制信号sign、permit以及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控制产生的。为了保证采样时数据保持有效,DCLK的输出比相应的输出数据要延迟半个机器周期。
复位控制单元
转换结束后,需要对系统复位,保证下一转换的顺利进行。复位信号的产生取决于三个控制量:系统当前状态为third、控制信号varb为低电平、控制信号simbol为高电平。复位后,输出端为高阻状态,其他信号均为无效值。系统回到初始状态。
系统的门级描述
总之,机顶盒信源发生方案是机顶盒调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简单、实用、易实现的特点,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同时在硬件实现时采用了VHDL的设计方法,也给整个方案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案,则首先要选择通用的逻辑器件,然后进行电路设计,完成各独立功能模块,再将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完成整个电路的硬件设计,最后才能进行仿真和调试,直至整个系统的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一项大的工程。而采用VHDL这类高层设计技术,设计人员只需专心于设计方案和构思上,描述、编译成功后,经过系统综合,便可直接进行软件仿真和调试。整个系统的完成周期大大缩短,而且VHDL与工艺无关,它不限定模拟工具和设计方法,从而给设计师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
随着电子工艺的日趋提高与完善,ISP(系统内可编程)功能为 PLD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使PLD能够向高密度、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复杂系统的要求,从而使可编程ASIC的设计逐步向高层设计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层设计技术,VHDL亦成为当代电子设计师们设计数字硬件时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4-6-25 14:23 , Processed in 0.0875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