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3|回复: 0

国内照明产品节能认证情况

[复制链接]
dzyjc7 发表于 2012-5-3 20: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照明产品节能认证情况
2010年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发布了三个LED照明产品节能认证规则、一个安全电磁兼容认证规则和三个LED照明产品节能技术规范,主要涉及到LED道路隧道照明产品、LED筒灯及反射型自镇流LED灯三类产品。标志着LED照明产品节能认证工作已正式开启。
目前CQC开展的LED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不但要考核产品的能效指标,而且首先会评价产品的安全和电磁兼容等基本性能;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认证工作可以分为安全以及电磁兼容认证和节能两个方面。
现有发展瓶颈
技术瓶颈
根据可以与摩尔定律媲美的海兹定律,预测商业LED的最大光输出每36个月左右会翻一番。该定律对产品开发有极大作用,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LED技术层面看,国内大部分企业LED灯的核心芯片由国外进口,且LED受国外专利重重约束。目前日欧美是全球LED白光技术的领导者,也是最先进的照明用LED制造中心,台韩是全球最大背光源LED和高亮度红光LED生产基地,并且积极在照明领域进行突破。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LED封装基地,制造的LED主要应用于低端景观照明领域。在现有产业链格局中,LED行业是一个高壁垒行业,上游芯片和外延片目前占到整个产业链值的70%。正因为如此,才有了LED专利壁垒的形成。目前全球LED市场由行业前5大厂商掌控,即日本的日亚化学(Nichia)、丰田合成(ToyodaGosei)、美国Cree公司、欧洲飞利浦(PhilipsLumileds)和欧司朗(Osram)。上述厂商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保持自身市场份额申请了多项专利,几乎覆盖了原材料、设备、封装、应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LED厂商间通过专利授权和交叉授权来进行研发和生产,营造了复杂的专利体系,设置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不仅阻碍了新生产者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专利壁垒角度,我国企业必须寻求技术突破,走全新技术路线,以绕开国外企业设置的专利壁垒。另外中游的封装环节,台韩企业迅速崛起,到时良好的供需状态和先进技术将提升封装产品的附加值。以上技术层面的瓶颈无疑对国内封装产业链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并且会使LED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是我国照明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LED使用寿命
LED虽说本身有寿命长的特点,降低结温是保证LED长使用寿命的前提条件。但与之配套的LED驱动电源寿命低且性能不够理想,致使LED寿命缩短并产生严重的光衰,从而导致照明系统的实际寿命与理想寿命相去甚远。因此,LED驱动电源性能及寿命的提高是LED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的LED驱动电源根据功率大小、应用场合、驱动性能和经济性能等要求主要设计如下合适的驱动方式,即直流型驱动和交流型驱动两大类。在直流驱动中,根据流过LED电流性质,可将直流驱动方式细分为恒压驱动、限流驱动、恒流驱动和脉冲驱动。在这些驱动方式中,每种均存在优点和不足。譬如限流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电磁兼容EMI小,由于其限流特性,在电路中可用作过流保护。其缺点是因限流电路串联在回路中,消耗大量能量,效率低。恒流驱动性能好,实际应用较广,电磁兼容小且效率高,开关恒流效率可以达到更高。但结构较复杂,成本高。恒流驱动的不足之处是LED持续工作时,结温较高,这也是LED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在此条件下应用于调光时,则必须改变LED两端电压或电流,此时LED峰值波长会发生漂移,影响光线质量。脉冲驱动调光性能较好,但LED发光效率低,EMI很大,要达到较好的驱动性能成本很高。交流驱动只针对交流LED应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因LED交替工作,对结温有所改善,但电流波动大,对LED的影响较大。
(本文由Cogo商城-IC元器件在线采购平台搜集整理,
浏览http://www.cogobuy.com/product/2-62-10-242.html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4-6-25 14:20 , Processed in 0.0577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